1941年7月,凭借闪电战,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向乌克兰南部快速推进。按照德军高层的预想,防守克里米亚地区的苏军部队在德军势如破竹的攻势面前,很快就会败退。在扫清乌克兰境内的苏军重兵团后,紧接着他们将聚拢力量挥师向斯大林格勒进发。
然而实际上,尽管其他方向的苏军节节败退,但凭借着塞瓦斯托波尔地区完善的要塞防御体系,
苏军不光阻挡住了德军的攻势,甚至还能调动空军力量对德军部队实施打击,就连德国仆从国罗马尼亚境内的油田设施也未能幸免
。得知消息后的希特勒勃然大怒,为此他不惜改变原有的作战方案,把克里米亚地区划为重点进攻方向,计划调集南方集团军群主力进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此时的德军可谓是风光无限,在北方,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这座有着重要历史意义的城市;中路的德军集团军群兵锋也已直指莫斯科;南方则刚刚结束了基辅围歼战,仅被俘虏的苏军就高达60万人。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却像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克里米亚地区,对于德军而言,这无疑是一种耻辱。倘若拿不下要塞,苏联军队很有可能从黑海地区登陆,从而在南部发起反击。
塞瓦斯托波尔位于克里米亚半岛南部,是当时苏联海军黑海舰队最重要的基地,围绕着该地区,
。要塞间通过地下通道连接,外层覆盖有混凝土装甲板,在山地部分更是加设了数量难以估计的暗堡和火力点。
以防御最为集中的北部为例,除了常规的暗堡和火力点外,不少要塞还拥有双联装305mm重炮炮塔,射程高达44km,炮塔采用下沉式安装,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射界。在炮塔的下面还修建了三层永备工事,每层间混凝土厚度在300-400cm之间。
在战役爆发前,苏联方面在塞瓦斯托波尔部署有大约5.2万名士兵,350门各型火炮。除此以外,要塞还储备有可供军队消耗6个月的粮食和大量战备物资,正是靠着这些物资,苏联军队才能坚守要塞达250天之久。
为了消除南部的威胁,德国方面抽调两个步兵军和一个山地军,合计35万人,组建成第11集团军,由日后大名鼎鼎的曼施坦因上将指挥。尽管为挽救乌克兰的败局,苏联方面在克里米亚半岛做了周密的部署,但在德军的优势兵力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一路高歌猛进的德军显然没有把这个要塞群放在眼里,毕竟号称地表最强的马奇诺防线也没能阻挡住德军前进的脚步。趁着攻势尚猛,德军甚至放弃了休整,打算集中兵力试图一举攻克要塞,结果可想而知,进攻遭到挫败。短暂休整过后的德军再度集中兵力,于11月11日-21日,针对巴拉克拉瓦地区和卡腊克巴谷地两个方向展开了猛烈进攻。
经过10天的激战,德军5个师的兵力在两个方向推进的最远距离也不过才4km,
。战役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由于巨大的伤亡数字,曼施坦因不得不在21日下令停止进攻。
进攻的停止让要塞内的守军迎来了短暂的休息时间,不过谁也不敢懈怠,在此期间双方都在紧锣密鼓地调动部署。1941年12月7日,也就是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的日子,德军集中7个步兵师和仆从国罗马尼亚的2个步兵旅发起了又一轮猛攻。为了加强攻势,
部署的火炮高达1270门,还额外拥有第8航空队的强力空中支援,这一次德国人是势在必得
无论是投入的士兵数量还是武器装备,德军都远超苏军一倍之多,塞瓦斯托波尔地区防守压力倍增。在德军的主要进攻方向,要塞防守一度出现要被突破的迹象,所幸苏联统帅部及时调动部队驰援,方才巩固住了防线。德军的新一轮攻势成效显著,照这个力度下去,拿下要塞仅仅是时间问题。
为了减轻要塞防守方面的压力,苏联高层决定在克里米亚半岛东部的刻赤半岛实施登陆作战,以达到吸引德军部分兵力的目的。12月26日,第一批苏军在半岛展开登陆并向德军发起了反击,
在刻赤半岛的作战一直持续到5月18日,成功吸引了德军大部分兵力,误使德军高层一度以为苏军要在此展开大规模反攻
整整5个月的时间里,德军没有再发动过一次针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群的大规模作战。要塞守军除了调整部署外,在部分地区还一度展开了攻势,以此来消耗德军的有生力量,不愧是战斗民族。
1942年5月18日,在刻赤半岛同德军鏖战了5个月之久的苏军部队败下阵来,被迫撤退,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再度陷入重围之中。一个要塞群牵制住了德国数十万大军200多天,希特勒给曼施坦因下达了死命令,务必要快速攻克要塞,以便腾出兵力用在其他方向。三天后也就是21日,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群遭到了大规模的轰炸和炮击,这一次的力度远超此前的任何一次进攻。
德军光轰炸机就调来了300多架;地面上还集结有205个各式炮兵连,配属有75mm以上口径野战炮700门,大口径迫击炮720余门
。最值得一提的是,曼施坦因还特意把三门巨炮调到了前线,其中就包含古斯塔夫列车炮。
古斯塔夫列车炮是由德国克虏伯公司按照德国元首希特勒的构想研制的。受一战后《凡尔赛条约》影响,法德矛盾尖锐,希特勒上台后更是开始了一系列的扩军备战,妄图征服欧洲。德军能否突破法国马奇诺防线,成为了着重关注的问题,应陆军方面的要求,
新型重炮的射程要超过32km,而且还具备穿透2.5m后混凝土防御工事的能力。
1936年3月,希特勒亲临克虏伯兵工厂,在听取负责人的详细报告后,决定把口径定在800mm。在此之前地面部队从未装备过口径如此之大的超重型火炮,即便是几百毫米口径的巨炮,也向来都是海军和岸防部队的专利。该火炮的研发过程极其漫长,直到1942年初才研制成功,此时距离法国沦陷已逝去了一年半的时间。虽然没能用在马奇诺防线上,不过得此火炮,希特勒还是十分高兴,他同军需部长斯佩尔亲自出席了验收仪式。
,说他是一栋能移动的大楼都不为过。如此巨兽,用到的炮弹就重达7吨,在不借助装弹器的前提下,仅凭借人力是没办法完成装填的,需要用坦克把炮弹推进炮膛。
在进攻要塞的重要关头,古斯塔夫的问世无疑是给曼施坦因的最好喜讯。为了把这头“巨兽”顺利运到塞瓦斯托波尔前线,德国工程部队专门为其修建了一条双轨支线。运达预设阵地后,两台重型起重机从列车上吊起底座,按顺序安装炮架、炮管等,这项工作需要1400多人持续工作差不多三周时间才能完成。同时为避免遭到苏军空军轰炸和地面部队的破坏,阵地外围还部署有高炮部队和巡逻机,大批步兵在方圆10km范围内昼夜巡逻,以确保火炮的顺利安装。
1942年6月5日,1枚7吨重的炮弹被缓缓推进了炮膛,紧随其后的是一声震耳欲聋般的轰鸣,
从5日到17日的12天时间里,古斯塔夫列车炮一共朝要塞群倾斜下了48枚炮弹
。每当1枚炮弹落下,瞬间就会有一大片防御工事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德军凭借着数门超重型火炮短时间之内接连摧毁了苏军多座炮塔要塞和数个据点。
上文曾提到过,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设计师为避免敌人诱发弹药库殉爆,特意把主弹药库设计在地下30m处深的地方。但是他未曾料到,后世会有古斯塔夫这种800mm口径的巨炮出现。
1枚炮弹精准地落在了要塞上,轻松击穿了10m厚的混凝土工事,巨大的爆炸引爆了弹药库内储存的大量炮弹,整个要塞被瞬间摧毁
伴随着接连不断的炮击,德军也发起了新一轮进攻,由于不少要塞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苏军很难再有效抵挡德军的进攻,6月16日,要塞群外围的防线也已经被德军全面占领。弹药库被毁,敌人的攻势越来越强烈,苏军的补给愈发捉襟见肘,面临着弹尽粮绝的境地,最终不得不在6月30日撤离要塞。
至此,这场长达250天的要塞攻防战宣告结束,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中苏联军队的顽强抵抗令人钦佩。战役中古斯塔夫列车炮的表现也着实亮眼,不知道大和号的460mm主炮在面对这样的要塞时会有何表现?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