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23日)开始,随着寒潮逐步影响我国,各地较为平静的天气形势将会被陆续打破。寒潮影响期间,部分地区气温降幅可达12℃以上,中东部气温将陆续刷新下半年来新低。此外,大范围雨雪天气也将登场,部分地区雨雪强度强,需注意防范道路结冰等次生灾害。
受寒潮影响,预计,11月23日14时至11月28日8时,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6~10℃,其中,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北部、内蒙古及东北等地部分地区降温12~14℃,局地16℃以上。28日前后,最冷气温0℃线将南压至长江中下游一带。
预计,11月23日14时至11月25日14时,新疆东部和南部、内蒙古西部和中部、青海、甘肃、宁夏、陕西西部和北部、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等地将先后降温6~10℃,其中,甘肃河西、青海北部等地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2℃以上。
寒潮影响期间,中东部多地气温将陆续刷新下半年来新低。周日,创新低主要出现在西北一带,25日至27日将自西向东、自北向南波及全国大部,也是气温创新低的集中时段。
城市中,呼和浩特、西宁、沈阳将在立秋后首次出现最高气温跌破0℃,全天候气温在冰点之下运行。济南、合肥、南京、上海可能是立秋后首次全天气温低于10℃。
昨天到今晨,新疆北部因为寒潮影响,已然浮现明显降雪,乌鲁木齐出现暴雪,今晨积雪深度达10厘米。未来寒潮继续东移,和暖湿气流结合,今天起至27日,寒潮还将给我国大部地区带来雨雪天气,华北多地有望迎来今冬初雪。
具体来看,今天,雨雪大多分布在在西北地区。中央气象台预计,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甘肃大部、青海中部和北部、宁夏中南部、内蒙古中部、西藏东南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雪或雨夹雪,其中,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青海东部、甘肃河西和中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重庆南部、贵州北部和西部、云南中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雨,贵州北部局地有大雨。
明天,华北、东北西部地区也将加入雨雪行列。预计,西藏东部、川西高原、内蒙古中部和东部、甘肃大部、青海东部、宁夏大部、陕西、山西、河北北部、北京、辽宁西部、吉林西部、黑龙江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内蒙古中东部、甘肃中部、川西高原、西藏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局地暴雪。陕西南部、四川东部、重庆、贵州中北部、湖南北部、湖北西部、广西东部沿海、海南岛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海南岛东南部局地有暴雨。
后天,华北东部以及东北地区雨雪盛行。预计,西藏东南部、川西高原、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东北部、北京大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内蒙古东南部、黑龙江、吉林西部、辽宁中北部、西藏东南部、川西高原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或雨夹雪。黑龙江东南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安徽南部、广西东南部、广东西南部、海南岛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广西东南部沿海、广东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
总体来看,此次寒潮过程具有降温幅度大、风力强、雨雪范围广、相态转换复杂等特点。尤其在内蒙古和黑龙江、吉林等部分地区,局地雨雪强度可能同期少见,公众需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及时清除积雪结冰,注意交通安全。此外,风力较大时,户外活动需注意远离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设施。及时添衣保暖,谨防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
气象分析师介绍,从23日开始,我国将经历下半年第一股寒潮历程,这股寒潮影响范围广、体感变化大、雨雪强度强。
这次寒潮的第一个特点是降温幅度明显,中东部很多地区在它影响之下,降温幅度在6℃到10℃,局地甚至在12℃以上,长江沿线有一定的概率会跌破冰点。风寒效应明显,需按时换厚装。
第二个特点是会有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北方大范围降雪,局地将遇大暴雪,一定要做好防范。
内衣穿贴身的,中间选宽松柔软的。外衣的手腕、脚踝位置都要收口,防止热量流失。头、颈、脚都是最怕冷的地方,帽子、围巾、保暖鞋袜也能安排上。
雨雪天路面湿滑,可换上有凹凸深纹的防滑鞋。在湿滑路面可以走企鹅步,全脚掌着地,小步慢行,保持固定步调,双手来回摆动,保持平衡。
出行尽可能地选择公共交通。如自驾出行,注意减速慢行,拉开车距,别来回变线超车。也可为爱车提前更换冬季防滑轮胎或加装防滑链。
1.注意!链条必须钩在驱动轮上,安装防滑链后,行驶速度一般别超过40公里/小时。
3.将链条轮胎内侧卡口固定,然后调整好链条的位置,再将上方、下方卡口固定。
骑自行车、电动车出门可适当给轮胎放些气,再找点塑料扎带绑在轮胎上,加大摩擦系数。
不要长时间使用取暖设备,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同开多个取暖设备,以降低电源的负荷。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自中国天气网、@中国天气微博、国家应急广播、央视新闻等)